(资料图片)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4月12日电(张越)为进一步促进公务员履职尽责、担当作为,黑河市从强化责任落实、细化考核标准、优化结果运用、发挥试点作用四方面出发,探索构建科学的知人识事体系,把公务员平时考核工作落在平时、见在日常,以实际举措促进事业发展和公务员成长进步。
建章立制、压实责任,提升科学统筹严实度
结合地区实际,制发《黑河市机关公务员平时考核方案(试行)》,对公务员平时考核的原则、对象、内容、指标、方法、程序及考核结果运用进行细化分解,明确操作流程及要求,为基层单位开展好平时考核工作提供政策依据。建立分层管理、逐级负责的考核工作责任链条,严格落实组织部门业务指导、综合管理和监督检查责任,各单位党委(党组)主体责任,人事部门具体工作责任,公务员个体责任的“四个责任”机制,有效形成集中领导、分工协作的考核工作格局,确保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规范操作。
分级分类、立体画像,提升日常考核精准度
坚持好干部是“考”出来的理念,按照“干什么考什么”的原则,根据不同岗位分类、职务层次和职责分工设置指标,制定差异化动态考核方案,形成“部门—科室—岗位”可量化、能定责、可追责的层级目标考核体系,让公务员在各自“责任坐标系”中找准定位,做到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扛责任。把公务员“德、能、勤、绩、廉”五方面综合能力作为考核的重点内容,采取“共性+个性”两相结合的分类分层量化赋分法,将承担急难险重工作任务和创优晋位情况设置为X加分指标,着力构筑“5+2+X”考核指标体系,多维度、立体化、系统性为干部考核“成像”,切实筑牢新时期识人、选人、用人“桩基”。
“两考”贯通、双向发力,提升结果运用实效度
坚持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创新建立考核结果互补叠加机制,通过建立公务员平时考核数据库,动态更新考核结果、等次占比,将季度“小总结”与年底“大总结”融汇贯通起来,为干部考核、奖惩、使用提供坚实数据支撑。截至目前,全市参加平时考核的公务员人数8755人,占公务员总数的79.2%。2022年,市、县两级组织部门对表现突出的269名公务员在选拔任用、职务职级晋升、评先奖优等方面优先向党委推荐,对平时考核结果为“一般”或“较差”等次的公务员,及时进行了谈话提醒和批评,实现正向嘉奖与反向惩戒“双引擎”同步发力,让考核成为做好新时代干部工作的“度量衡”。
试点先行、辐射带动,提升考核工作影响度
坚持瞄准发力点、站稳中心线、考核全方面原则,综合考虑单位层级、工作职能等因素,确定了省级联系点1个、市(县)级联系点8个,县级联系点5个,常态化对各联系点单位的考核工作进行现场梳理、分析研判、精准指导,逐步形成全域联动、层级兼顾的规模化点线面结合网络。深入挖掘各联络点的特色亮点和经验做法,着力打造值得学习借鉴的模范示范载体,将省级联系点北安市城郊乡创新采用的月小结、季汇报、年总结“三维”考核工作法和按照包村到屯到户原则由被包保对象进行评分办法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市范围内交流,形成示范引领效应,实现全市公务员平时考核工作质效整体提升。(完)